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綠野間矗立著一座傳誦古今、馳名中外的西漢古墓――昭君墓。墓呈覆斗形,高33米,占地二十余畝,系人工夯筑的大土堆,巍峨高聳,遠望如山。傳說,因每年涼秋九月,塞外草衰時,附近草木枯黃,唯獨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稱之為“青冢”,且唐代就見之于李、杜詩篇,以后郵現于歷代文學作品之中。
呼倫貝爾大草原
在祖國雄雞形版圖上方,有一個酷似雞冠的地方,那就是世界聞名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她被譽為"北國碧玉"。呼倫貝爾得名于呼倫和貝爾兩大湖泊。呼倫的蒙語大意為"水獺",貝爾的蒙語大意為"雄水獺",因為過去這兩個湖盛產水獺。 從呼和浩特驅車2000多公里、歷時三天抵達美麗、富饒、神奇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我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藍天綠地",什么是"綠色凈土"。呼倫貝爾草原猶如一幅巨大的綠色畫卷,無邊無際。這里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豐美,生長著堿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是一片沒有任何污染的綠色凈土,出產肉、奶、皮、毛等畜產品備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連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國家。它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時這里也是中外聞名的旅游勝地。 總面積一億四千九百萬畝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就是這樣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它位于內蒙古東北部,因境內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每逢盛夏,草原上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處處“風吹草低見牛羊”;藍天白云之下,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騰的駿馬和牧民揮動馬鞭、策馬馳騁的英姿盡收眼底。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我國現存最豐美的優良牧場,因為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純凈的草原”之說。 在幾千條大小河流的滋養下,每到夏季,這里鶯飛草長,牛羊遍地,你可以在草原上騎馬、騎駱駝,觀看摔跤、賽馬、烏蘭牧騎的演出,吃草原風味“全羊宴”,晚上的篝火晚會,更讓你盡情體驗游牧民族的獨特風情。
鄂爾多斯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鐵木真,他曾經是一位叱咤風云、顯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他的業績對于我國各民族的融合和現今版圖的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頭市185公里。這里牧草騰碧浪,羊群卷雪花。藍天綠草之間,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肅然佇立,明黃的墻壁、朱紅的門窗、輝煌奪目的金黃琉璃寶頂,使這座帝陵顯得格外莊嚴。陵園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陵園分作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六個部分。整個陵園的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雄鷹,極富濃厚的蒙古民族獨特的藝術風格。
鄂爾多斯響沙灣
響沙灣也叫銀肯響沙(“銀肯”為蒙古語,意為“永久”),居中國響沙之首,堪稱響沙之王。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庫布齊沙漠中,距內蒙古包頭市30公里。響沙灣旅游景區是國家旅游局推出的“首批國線旅游景點”之一、中國AAAA級風景區。 響沙灣是一個彎形沙坡,背依蒼茫大漠,面臨大川,高度近百米,沙坡斜度為45度,寬度400多米。天晴無雨、沙子干燥時,人從沙丘的頂部往下滑,沙子會發出飛機轟鳴般嗡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