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間:農歷正月十七日
介紹:方言習稱婦女為“奶奶們”,故又將這天稱作“奶奶們節”。舊時,民間傳統習俗,自春節到正月十五日,都為年期。此間,洗涮燒煮等諸家務活都是由媳婦承擔的,過了正月十五,便是過了年期,一直忙忙碌碌的媳婦,在這時當歇一歇,松口氣,故在媳婦節這天,家庭燒煮一類的炊事,概由男人承擔。
2.時間:農歷二月初二日
介紹:民間習俗視此日為新年春耕生產的啟始日,故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之諺。舊時,城鄉在龍頭節這天,俗興舉行“龍踩水”活動。
當日清晨,人們將龍王神像從廟中抬出,沿著河堤上下跑動,謂之“請龍王神察水情”。一旦抬著龍王神像的轎子落地停下,其位置即被視為當年水位。水位高則主澇,水位低則主旱。在舉行這一活動時,伴以鑼鼓、踩高蹺等活動,甚為熱鬧。“龍王察水”雖無準頭,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水情的關注和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從這個角度講,其也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