潿洲島有哪些特色景觀?主要景點介紹:
豬仔嶺
豬仔嶺位于潿洲島月牙形海灣的中心部位,與島相離100米,有亂石堆成的小路通往其上,在漲潮時,這條路會被海水淹沒。這座聳翠的小島酷肖一頭匍匐著的肥豬,小小的雙眼、短短的耳朵、高高的前額,身軀豐盈,膘悍粗獷,唯妙唯肖,叫豬仔嶺。
天主教堂
潿洲島天主教堂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哥特式建筑,整個建筑群由教堂、男女修道院、醫院、神父樓、育嬰室等組成。當時還沒有鋼筋水泥,建筑材料全取自島上的珊瑚、巖石、石灰拌海石花及竹木建造。一百多年來,潿洲島天主教堂雖經歷了多少風雨的沖刷,仍保存完好。法國哥特式的天主教堂頗具特色,它高13.5米,長56米、寬17米,全用巖石、珊瑚粒及竹木瓦建造,建筑面積為1500平方米,教堂內可容納教徒1500人。潿洲島天主教堂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間(公元1861──1880年)歷經20年才建成。據說此教堂為當時全國四大教堂之一。潿洲天主教堂由鐘樓、修道院學堂、醫院、育嬰堂所組成。由于“文革”的掃“四舊”,除教堂和鐘樓外,其余都已蕩然無存了。迄今仍可供教徒們在教堂內彌撒祈禱和供后人觀瞻?,F有信徒2000多人,每逢星期日,便有信稈到此做禮拜,熱鬧非凡。
火山口地質公園
火山口意即火山噴發時的口子,在潿洲島的西南邊,在“鱷魚”山腳下,因壯觀的火山熔巖而出名,是潿洲島上最主要的景區,2010年1月13日,順利通過了國家旅游局專家評審組審核評定,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里的火山巖石千姿百態,各種形狀都有,奇妙極了,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妙筆生花。火山口確實很美,巖層一層一層的,像關于火山噴發的科普書一樣,在說著潿洲島久遠的故事。有風的時候,一浪涌著一浪,撲到岸邊的巖石上騰起高高的白花,發出“轟轟”的響聲。藍天、白云、巖石、巨浪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滴水丹屏
滴水丹屏在潿洲島滴水村南岸邊,原名滴水巖。絕壁上部綠樹成蔭,壁上層間裂隙常有水溢出,一點點往下滴,如朱簾垂掛。由于海蝕作用,巖石的外表形態猶如一有眼、有鼻、有嘴、有發的巨型側面“人頭像”(現已倒塌),景致優美。滴水丹屏的海灘非常不錯,靠近水邊的沙子很細膩,中間鋪滿了碎珊瑚,再往岸邊就是松樹林。在這里游泳的人很多,在海里隨著海浪的涌動時而跳躍,時而漂浮。滴水丹屏是賞日落的最佳位置。在晴天的時候,每當傍晚時分,將落的太陽會綻放出一天中最后的燦爛,為我們呈獻出最絢麗的晚霞。
五彩灘
五彩灘,原名芝麻灘,是因沙灘上有許多象芝麻一樣的黑色的小石粒而出名。退潮后的芝麻灘格外的漂亮,巨大的火山巖石一層一層的,在陽光的照射下特別的壯面。大片大片的火山熔巖裸露出來,特別的寬闊。許多地方雖然海水退了,但還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一洼一洼的水,在藍天的映射下,一洼一洼的水在視線中也變成了藍色,和裸露的巖石一起,很是迷人。遠處藍藍的天和藍藍的海水成了一色,白白的云點綴藍藍的天,讓天空更生動;海水時而很溫柔地親吻著火山巖石,時而遇到巖石便跳躍起來,飛濺成白色的美麗的浪花。
石螺口海灘
石螺口海灘和其它的景點都不一樣,即有國內其它地方海灘的那種浪漫,又有潿洲島特有的原始與自然。石螺口海灘的沙子很漂亮且很松軟,在陽光的照射下很白,刺的人睜不開眼晴。天空與白云、海水與浪花、沙灘與茅草棚、漁船與遠處的風景、戴著斗笠織網的漁民與躺在太陽傘下戴著太陽鏡的游客,很自然地構成一幅無可言說的風景。石螺口海灘也是潿洲島上最佳的潛水基地,如果您有興趣,穿上潛水服,跟著潛水教練一起潛入深秘的海底,與美麗的珊瑚來個親秘接觸可能會讓您的潿洲之行終生難忘。在石螺口海灘,您可以租上太陽傘和椅子,要一些冷飲,很愜意地躺在太陽傘下,一邊觀賞著美景,一邊喝著冷飲。困了就瞇上眼睡一會,睡醒了就去沙灘上踩著浪花走一會,在這里只有你才是大自然的主人,怎么玩你說了算。
潿洲島燈塔
潿洲燈塔位于潿洲島之巔,1956年設立,原為鐵架結構,1969年改建為石塔。由于原燈塔高度不夠,導航性能較差,加之建設簡陋,與潿洲島的旅游景點很不相稱。2002年,廣東海事局撥款100多萬元重建后的潿洲燈塔,高22米,設計考究,建造工藝精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其內設旋轉樓梯,上落方便,梯級鋪貼紅色花崗巖面層,顯得名貴高雅;塔身內側貼白色瓷磚,外側面貼白色仿石磚,潔白如雪;燈塔采用高級鋁合金剛化玻璃水密窗,耐腐蝕、防水性好;塔的底部和懸挑室底板處巧妙地開設通風孔,使燈塔內部長期處于通風透氣狀態;塔頂安裝上海產銅制燈籠,燈光射程18海里;燈塔上部設計有瞭望臺,游人登塔極目遠眺,全島風光盡收眼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