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正指除夕午夜后子時到卯時之間,擇一良辰,開啟大門,同時焚香點燭,燃放鞭炮,既表示新的一年開始,也祈求吉利和順。“開正”的時間依該年天干地支推算,一般人家均依歷書上的記載行事。“開正”之時,天未破曉,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香煙繚繞,鞭炮聲此起彼落,不絕于耳,一時間熱鬧非凡。
“開正”,在龍海,叫“開春”;在古田,叫“開年”;在沙縣,叫“接年”;而南平、邵武、順昌、光澤、連城、長汀、清流等地則稱之為“開門”或“開大門”。“開正”的儀式全省各地大同小異。在廈門、“元旦焚香紙、放爆竹、開門即閉”(清·道光《廈門志》卷15《歲時》)。在將樂的農村,倘若是多戶人家共住一座房屋的,那么開大門者必須是一位德高望重、子孫滿堂的長者,希望他能在新的一年中給大家帶來吉祥與福祉。寧化的一些農村,在開大門之前先放鞭炮,走遍屋內的各個房間,然后才開門。在武平,開門時全家人應在場,如有外人,不得參加;開門后即按“春牛圖”所示的財神方位叩頭。在邵武,若有人無意中被“開正”的鞭炮擊傷出血,叫“血彩”,據說是極好兆頭,這年能發大財。
現在,選擇“開正”時辰的做法基本上沒有了,一般在除夕零點新舊年之交時大放鞭炮、焰火,喜迎新歲。近幾年來,電視機普及,全省城鄉的大多人家都圍坐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零點時,當電視中新年鐘聲響起,人們不約而同點鞭炮、放焰火,其盛況絕非昔日“開正”可比。這一新習俗在城鎮尤盛,以致于公安部門通告市民,限制焰火爆竹施放地點,規勸居民注意防火安全。本省的大城市則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代之以錄有鞭炮響聲的錄音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