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典雅的古老的小城,充滿著更多的浪漫氣息,泰寧古城是閩西北一座古樸淡雅、康泰安寧的魅力小城,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曾有“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之盛況,歷史名人楊時、李綱、朱熹都曾在此講學著述,留下斑斑古跡。
泰寧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寧縣城關,方圓面積226.5平方公里。不僅有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筑群,還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時期建筑物,是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群。泰寧古城歷史悠久、古為“歸化鎮”,距今已有1340年的歷史。文物古跡眾多,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還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央蘇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世德堂座落在城內,“朱德、周恩來舊居”和大批珍貴的文物都保存完好,近年來規劃建設的新徽派翹角仿宋古城建筑更是別具一格。
特色景觀
尚書第古建筑群
古城核心區的尚書第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近2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時期建筑物,集官宅、民居、祠堂、生產生活用的輔房、店面以及古街、古巷、古井、牌坊于一體,主體建筑均采用“三廳九棟”格局,門屋相連,勾心斗角,氣勢恢宏,布局嚴謹,構思精巧,工藝精良,為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群。
街衢小巷
佇立于泰寧古城的街頭巷口,你可以感覺到,悠遠的歷史壓縮到了同一個地層,狀元街、尚書巷、進士街、九舉巷、恩榮坊、逸賢園、晝錦門、別駕第……一個小城的千年光陰,如同一幅畫卷,觸手可及。東門的明城墻、巷口的繡衣坊,翻開了古城歷史的一頁;街心直石鋪路卵石鑲邊,傳承著宋朝皇宮的遺風;路旁石沿古井伴隨著動人的故事源遠流長。穿行在古城的廊道廳堂,濃郁的閩越古俗、宋明風韻迎面而來:被譽為"天下第一團"、我國南方珍貴地方戲種之一的梅林戲;鼓樂鏗鏘、舞姿豪放的儺舞;上下騰挪、游移變幻的橋燈……古城的氣息竟讓人驚艷也耐人尋味。
中央蘇區
作為紅軍東方戰線的門戶和軍事重鎮,周恩來、朱德、彭德懷、楊尚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先后在這里運籌帷幄,指揮戰役。古城內紅軍街完整保留當年紅軍總部舊址、泰寧保衛戰遺址和當年紅軍留下的標語和文告。是福建少有的仍原貌完好保存紅軍時期文物的全國百個紅色旅游景點。在這里瞻仰,可以了解紅軍三進三出泰寧的歷史,探尋東方軍鮮為人知的秘密,追憶紅軍總部革命先輩的風采,聆聽當年2800多名泰寧優秀兒女踏上革命征程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杉溪河生態景觀
古城以杉溪河為城市景觀軸線,沿河兩岸千米黃金地段全部作為公共用地,開辟為五大主題公園;拆墻透綠,拆房透山,讓杉溪兩岸處處顯山露水見綠,成為具有綜合功能的景觀走廊。
狀元文化園
它以"千年古城─泰寧賦"為主題,以19組青銅雕塑和1組風水輪主題雕塑,再現從戰國末年至紅軍北上長征2200年來泰寧歷史長河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以個性化的詮釋形式,凝固與張揚泰寧的文化積淀,氣勢磅礴,恢宏大氣,在國內縣級區域內尚屬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