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旅游區(qū),感受自然的翠綠,生命的朝氣,在蒼山綠林之間,那青色的硫璃瓦、雪白的瓷磚墻壁和仿古風(fēng)格的迎客門,把三平寺襯托得壯觀而恢宏。三平“祖師公”的傳說留傳千古,讓三平寺名聞遐邇。古往今來,慕名而來朝拜進香客絡(luò)繹不絕。
位于漳州西南,以閩南千年古剎--三平寺為中心,中心景區(qū)12平方公里,包括三平寺、廣濟園、迎客園、侍郎亭、毛氏洞、龜山、虎爬泉、龍瑞瀑布、虎林紅軍會師紀(jì)念館等景點,有古代八景和現(xiàn)代二十四景之稱。省園林專家稱三平風(fēng)景區(qū)具有六種文化(即歷史文化、民間文化、佛教文化、紅色文化、醫(yī)藥文化、綠色文化)和三大價值(即觀賞價值、文化價值、科學(xué)價值)。
特色景觀
三平寺
閩南著名佛教古剎,僧人楊義中在漳州紫山(唐名三平山)創(chuàng)建“三平真院”。后因武宗反佛,寺被毀。現(xiàn)存寺院系清末重修,依山而筑,由低而高,有山門、大雄寶殿、祖殿、齋堂僧房、塔殿等建筑,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獨特。楊義中是三平寺開山始祖,尊稱三平祖師。他熱心為民治病,深得村民愛戴,唐宜宗賜號“廣濟大師”。圓寂后人們在寺后修建祖殿、塔殿,塑像供奉,至今香火鼎盛。
廣濟園
廣濟園(百草園)是廣濟祖師生前種中草藥的地方。園林規(guī)模宏大,占地40畝,坐東朝西,緊靠三平寺并連為一體,廣濟園建于1996年,借蛇山之走勢,取虎爬泉之水利,得山水之靈氣,巧妙地組成千變?nèi)f化的園林景色,把大自然美景濃縮在園中。小溪左邊是素菜館,右邊是廣濟祖師耕作的石雕像;威嚴(yán)聳立的石柱分別是虎蛇柱、龜蛇柱,這種石柱在中國佛教寺院是非常少見的,虎蛇柱分別代表祖師公身旁蛇、虎二待者,龜蛇柱是三平寶地的寫照。
迎客園
方圓20畝的迎客園,可謂是“仙境中的街市”。這里有郵電、銀行和商場,還有1 0 0 多米的長廊供游客們休憩。
侍郎亭
侍郎亭有六角、六柱,造型奇特,原侍郎亭在三平寺道中,距寺院5華里,已廢。新亭是1992年重建的,亭址移至三平寺前。我國有不少名亭,或因人、或因事、或因景而著稱于世。侍郎亭是為紀(jì)念唐朝吏部侍郎王諷與三平祖師公密切交往的一段情誼而建的。
毛氏洞
毛氏洞為三平古代八景之一,位于九層巖山麓,林壑優(yōu)美,水澗長流,山花爛漫,景致清幽。洞口有一巨石高十?dāng)?shù)米,其狀如蓋,似天外飛來,突兀立在山路之旁,甚是壯觀。巨石寬闊處鐫有"毛氏洞"三個大字,落款"李培題"。石頭頂上豎一石幢,是佛家鎮(zhèn)妖辟邪之物,因石幢狀如巨燭,民間稱為"石燭"。相傳,祖師公當(dāng)年辟基三平,施法降妖三平山的"山鬼",鎮(zhèn)壓于毛氏洞中。附近有片茂密的竹林,透過密密的竹枝,千余載前那"巖故深邃、人跡不至"的情景,尚依稀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