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民間歌節(jié)。到時,人們身著盛裝,歡聚在該市北部地區(qū)的十幾個鄉(xiāng)鎮(zhèn)集市,到處可見人如海歌如潮的熱烈場面。
民歌活動演變而來,最初產生在宋代末期,發(fā)源于儋州市北部的沿海地區(qū)。歌節(jié)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唱起來腔調婉轉,調聲從山歌演變出來,曲調層出不窮,演唱過場活躍,唱詞、唱譜、節(jié)奏、旋律以及調式都符合青年的性格特征,為廣大青年喜聞樂見。
歌節(jié)一般由一個村的一組男青年與另一個村的一組女青年各排成一。儋州中秋歌節(jié)
面對面地進行對歌。每個隊都有領頭歌手,負責起調、領唱、指揮與選擇歌詞。對歌,一般先由男方歌手領唱,后由女方歌手唱答,隊形可隨時變化。歌手們手舞足蹈、男唱女答、互不相讓。比賽不受時間限制,以“唱倒”對方為止。
賽歌活動一般為下午3至6時。夜晚又是一番風味,以村為主體舉辦“中秋歌會”,又稱“中秋情酒歌會”,男女青年歌手對唱情歌,敬酒時,女子主動敬酒表示鐘情,男方接過女方敬酒一口飲盡,并以歌投情,表示“領情”。隨后共嘗月餅、“賞月”對歌,直到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