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來歷
祭祀神為南北朝時期南方女英雄洗太夫人。節日多在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二日舉行,各村莊以傳說洗夫太夫人出征到本村的日子為軍坡節日,俗稱"發軍坡",以瓊山最為隆重。節日一般為4天,每逢節日,海口、瓊山等地成千上萬群眾到瓊山新坡鎮洗太夫人廟朝拜。朝拜者在洗太夫人神像前燒香祈禱,后領取一面"百通小令旗"帶回。全省現有51座洗太夫人廟,有廟的地方都有祭祀活動。
軍坡節是黎族的傳統節日,據說世代相傳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卻在不同的時間舉行這個盛大的節日,而對于軍坡節的來源也有著不同的解釋。
節日風俗
瓊中一帶黎族支系杞人民,每年農歷六月二十日舉行。傳說這一天是當地塹對、乘坡等四村峒主公誕生日。當天,人們從四面八方涌來,在喧鬧的鑼鼓聲中,把峒主公偶象抬到各村游行。游行的隊伍每到一村寨,該村的男女老幼必盛裝出迎。逢豐收之年,村人還特請附近有名戲班,前來表演瓊劇助興。關于此節有一由來,傳說從前有位漁夫,他在河邊捕魚,魚沒捕著,卻幾次都撈到一根大樹干,他有些不高興地把樹干扔到岸上,這時意外發現魚簍里裝滿了魚。當晚,漁夫夢見遭滅的乘坡峒主公,請漁夫幫忙,要漁夫請人把樹干雕成自己的像,并說像雕好以后,如果人們都來供香,就抬他到各村巡視作軍坡,這樣漁夫可以不必每天辛苦捕魚,而能發大財。后來,漁夫照此夢去做,果然靈驗。于是便有了軍坡節。舊時此節在當地最為熱鬧。本世紀五十年代后漸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