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灣地處海棠鎮與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交界處,因為行政區劃的原因,本來一個完整的海灣一分為二,屬于三亞境內的一半取名海棠灣,屬于陵水境內的那一半海灣名稱為土福灣,三亞這邊就叫海棠灣。兩處“半灣”岸線合計總長25公里。海棠灣與亞龍灣、大東海灣、三亞灣、崖州灣并列為三亞旅游區的五大名灣。古時,海棠灣鎮又稱藤橋墟,自古以來就是三亞的咽喉要地,歷史上曾是縣治之區,經貿非常活躍,與陵水英州鎮、保亭三道農場、南田農場被稱為“兩鎮兩場”,是瓊南一帶農副產品、生產生活用品的集散地。海棠灣景象萬千,由于遠離城市,大部分區域沒有開發,一種原生態的美使她獨具魅力。十九公里長的岸線風光旖旎,河道如網,綠洲棋布,芳草萋萋。海棠灣南面與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相鄰,集碧海、藍天、青山、銀沙、綠洲、奇岬、河流于一身。海棠灣內有“神州第一泉”南田溫泉、鐵爐港、伊斯蘭古墓群、蜈支洲島、椰子洲島等美景、古跡、名勝。藤橋東、西兩河潺潺流過,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互輝映。區內蜈支洲島、南田溫泉已經開發,椰子洲島、鐵爐港紅樹林等三亞旅游資源保留著原生狀態,沒有開發。
海棠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藤橋東、西兩條河入海,水系生態獨特,一點也不比博鰲水城遜色。這里海水含鹽量不高,除了適宜發展淡、海水養殖外,還可利用混合的淡海水建立優質海產品養殖基地。海棠灣區域將定位為“國家海岸”主題概念,海棠灣應當是以生態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為出發點,基于優美環境資源和新的開發模式,形成擁有獨特景觀和新型旅游產品的公共旅游觀光勝地及高端濱海旅游度假區。海棠灣規劃總用地面積98.7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51.6平方公里,占總用地面積一半以上。規劃居住人口為25萬人,幾乎相當于再建一個三亞城區。
溫馨提示:請注意安全,在景區規定范圍內游泳
最佳瀏覽線路:可按照南區的多元文化度假區、中區的高端休閑度假區,北區的綜合休閑度假區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