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作為最重要的貫穿城市交通的要道,其兩側的美食名店也自然不少,不過由于市政建設和道路拓展,一些傳統老店大都遷離。現在,長安街上的主要餐廳都集中于高檔寫字樓、大飯店和高尚小區之中。 從東往西,現代城地區已經形成了一個飲食業比較密集和成規模的地區。有人預測幾年之后,從此往東的餐飲需求非常大,現代城無疑在美食向東拓展擁有地利之便。在現代城地區最值得推薦的餐廳是茶馬古道。從名子上就知道這是一家云南菜,由于是畫家方力鈞與人合伙開的餐廳,店堂設計很具現代感,這也非常符合時尚客人們的審美。在菜品上茶馬古道選擇了云南各地的菜肴和特色美食。除了各種菌類之外,還有蒙自年糕、乳扇、徐家渡香腸、小鍋米線、汽鍋雞、紅三剁、青蛙皮等云南風味。
從國貿再往西,在貴友附近有家小王府,這是一家菜色很雜,很受白領喜歡的家常菜。在貴友大廈后面有一家阿文湯包店,那里有用一些鮮肉、蝦肉、蟹粉制成的湯包,這種精致可口的江南風味小店在北京并不多。再往北的一條小巷內有一家不大的小店“三個貴州人”,貴州并不只有酸湯魚,這里各種可口的非常特殊的土菜會讓你對貴州的美食印象大為改觀。 在賽特附近有一家鴨王,這是北京新崛起的一家烤鴨店,老寧波是一家清淡素雅、菜品精致的浙江食肆。 在長安大廈有潮州菜的連鎖店潮好味,而渝信川菜也進駐了這座寫字樓。長安大廈往北的小巷內還有一家四川菜非常火爆,因為它是四川駐京辦事處的餐廳。 在新恒基大廈除了有俏江南外,還有一家對北京年輕一族非常有吸引力的不見不散茶餐廳。這家港式茶餐廳提供從鴛鴦奶茶、西多士、菠蘿包,到叉燒飯、招牌炒飯,各種湯面、西式改良快餐等眾多選擇,是一家很能迎合年輕人心態的時尚餐廳。在東方廣場有北京最大的飯店食街,其中,大食代是最大的。
在北京飯店,譚家菜就如同北京飯店的鎮店之寶,澳拜客牛排館是北京最好的牛排館,它也是一家國際著名的西餐廳。在貴賓樓邊的華龍街是北京最早的食街之一。紅荷軒的涮肉不但口味好,而且四壁黃永玉的畫作也增加了一種儒雅的氛圍。劉家鍋是在大規模的湘菜熱之后開辦的,它吸收了更多新的菜品,成為湘菜愛好者心中的理想食府。
原本在西單附近有一些老字號、名小吃,但城市拆遷使得這里的美食影響力不復存在。西單至復興門路南又在拆遷,原先在這一帶的食府就剩下巴西烤肉一家。
從復興門至公主墳,長安街兩側大機關、軍隊大院很多,近年來這里的餐飲價值越來越高,在公主墳城鄉大廈一帶,不少大型的連鎖店都在這一帶開設分店,西部的集團消費需求非常旺盛。
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