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購物
烏魯木齊購物以新疆民族工藝品和地方土特產為主,它們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具有獨特的
民族風格,深受中外旅客的喜愛。哈達、紀念章、蒙古族服裝及飾物、哈薩克服裝及飾物、維吾
爾族服裝及飾物、木雕(木碗、木勺、木花瓶等)、玉雕制品、金銀首飾、錫伯族香袋(煙袋)、
“那達慕”仿皮壺酒、哈薩克地毯、掛毯等都是值得一買的紀念品。到新疆最誘惑人的是西域水
果,民謠說:“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夸,葉城的石榴頂呱呱”,還有石榴
、巴旦杏、無花果、蟠桃、伊犁蘋果等,水果干是饋贈好友的佳品,葡萄干、瓜干等色澤鮮艷,
果肉柔軟,易于攜帶儲存。簡單介紹一些特產:地毯、英吉沙小刀、艾德萊斯綢、花帽、木模彩
色印花布、土陶、首飾、民族樂器、瓜果等。
土特產
無核白葡萄
新疆盛產葡萄,品種很多,其中以吐魯番盆地所產的無核白葡萄,馳名遐邇。無核白葡萄,
在世界上分布極廣,名稱很多。古波斯人稱“蘇丹”,中亞各國稱“白色基什米什”。我國古人
稱“奇石蜜食”、“綠葡萄”或“兔睛”。除含有大量糖分外,無核白葡萄還含有人體易于吸收
的磷、鐵、鈣、鎂、鉀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是老幼咸宜的醫療食品。
新疆哈密瓜
新疆哈密瓜,品種繁多。共有一百八十多個品種及類型。瓜的大小,形狀及皮色、肉色干差
萬別,小的不足一公斤,大的十幾公斤;有扁圓形、圓球形、卵圓形、橢圓形、圓筒形及長棒形
;皮色有白、黃、綠、褐。其上布有各種斑點、斑塊、條紋和條帶;肉色分白、綠、桔紅;肉質
有脆,有軟;種籽有大、中、小之分,又有扁平和波曲之別。新疆是我國著名的瓜果之鄉,其中
尤以哈密瓜馳名中外。它和新疆的無核白葡萄一樣,成了難得的珍貴果品。
朵巴
花帽,維語稱之為“朵巴”,系維吾爾男女老幼都喜愛佩戴的帽子,這小花帽呈四楞圓頂狀
,實用且是一種具有裝飾美感的工藝品。花帽上,一般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的絲線繡出民族形式的
花紋圖案。圖案紋樣大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實等自然形象為題材,加以藝術的提煉而成眾多的紋樣
按其構成方式可歸納為:單獨適合紋樣(曼甫花帽),滿地散花紋樣(奇依曼花帽),巴旦木花紋樣
(巴旦木花帽),以及十字對稱紋蘇樣等等。從地域上,花帽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吐魯番地區的花帽別具一格,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花大底空小,顏色大紅,濃烈灼艷,整個
花帽鋪滿四組豐盈的花朵紋樣,望之猶如一頂花冠。特別是老年人,尤其喜歡戴這種艷麗奪目的
花帽,這在其他地區是十分罕見的。吐魯番花帽多為圓口、圓頂,頂較平。因受漢族及其他民族
文化的影響。圖案紋樣多采用菊花、梅花、蓮花、牡丹等。小花帽不僅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工
藝品,而且暢銷國內外市場,成為重要旅游產品。
地毯
新疆是中國地毯的發祥地。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和田一帶就盛行織毯了。如今流行于中國
西北地區的“仿古毯”、華北一帶的京津式地毯、江南一帶的蘇杭式地毯,其歷史淵源,都可追
溯到新疆地毯。新疆地毯的圖案和色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地方色彩。新疆地毯在國際
上享有盛譽。英國、美國、德國等博物館及許多藝術品收藏家,都珍藏著新疆地毯。目前,新疆
地毯作為“東方式 ”地毯運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和田玉
主要產于新疆和田地區的昆侖山上。有白玉、碧玉、青玉、黃玉、墨玉等,以羊脂玉最為珍
貴。 和田玉為軟玉,是由一種礦物透閃石組成簡單礦物集合體。特點是質地細膩,顏色鮮美。
白如羊脂,黑如純漆;性兼剛柔,硬如玻璃,韌似榆木。具有透明感,富有有光澤度。歷史上采
到的最大的和田玉有100000多公斤。和田玉是雕琢玉器、玉件的上等玉料。古代皇帝和諸候們都
曾用它雕琢印章、禮器和玉衣等。河南安陽發掘的商代古墓中,就有用和田玉做的玉盤;河北滿
城地區出土的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的金鏤玉衣,就是用上千塊和田玉可雕刻的種類很多,人們
常用它做爐、鼎、瓶、食器、酒器、水器和首飾等,深受歡迎,供不應求。
蘭州購物
蘭州是甘肅的理想購物之處,這里云集了全省旅游工藝精品、土特產品。你可以到中心廣場,或者到鐵路新村商業區、南關--西關商業區去逛逛走走,相信會有不小的收獲。那里是蘭州市最重要的商業區,大型商廈林立,特產,傳統工藝品,現代旅游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值得一去的地方還有火車西站附近的西津路商業區,那里的酒泉夜光杯(又名玉石杯)最為著名。
雕刻葫蘆(蘭州)
又叫“雕葫蘆”或“刻葫蘆”,它是在葫蘆上刻上山水風景、人物肖像、動物、詩詞書法等,涂上松墨而成的精美的傳統工藝品。 蘭州民間很早就有雕刻葫蘆的習俗。“刻葫蘆”大者似拳,小者如蛋,外形橢圓,皮質細膩,色澤黃白,光潔滑潤,以刻、鏟、刮、磨等手法來表現中國畫的技藝,從而仿刻出歷代名家的潑墨、寫意山水風格,以及徐悲鴻、齊白石的畫風筆意。雕技嫻熟、刻工精細、線條滑潤,遠近、明暗、濃淡等效果明顯,刻像栩栩如生
金城八寶瓜雕(蘭州)
金城八寶瓜雕是蘭州傳統食品雕刻藝術。蘭州的白蘭瓜十分有名,所以以之為原料的工藝品也成為蘭州的一絕,制作方法是把瓜皮用連環刀雕刻成圖案,作為盛食器具,內盛銀耳、冰糖、白糖、黃佳及菠蘿、桔子、紅櫻桃、荔枝、楊梅等罐頭食品。瓜雕成品圖案精美,玲瓏剔透,花紋清晰、線條均勻
蘭州砂鍋(蘭州)
屬于陶器的一種,起源于新石器時代,蘭州砂鍋至少有六千至一萬年的歷史。共有砂罐、砂壺、煨罐、火鍋等20多個品種,最大者口徑一尺五寸,小者如碗般大小,以阿干鎮與雷壇河所產為最佳。數千年來,蘭州人民不斷繼承并創新砂鍋制造技藝,生產的砂鍋堅固耐用,輕巧靈便,不裂不炸,別具特色。 屬于陶器的一種,起源于新石器時代,蘭州砂鍋至少有六千至一萬年的歷史。共有砂罐、砂壺、煨罐、火鍋等20多個品種,最大者口徑一尺五寸,小者如碗般大小,以阿干鎮與雷壇河所產為最佳。數千年來,蘭州人民不斷繼承并創新砂鍋制造技藝,生產的砂鍋堅固耐用,輕巧靈便,不裂不炸,別具特色
卵石雕(蘭州)
蘭州卵石雕是選用經過黃河水千萬年沖刷磨礪而成的卵石,依照其自然形態和花紋,用琢玉的方法精制的工藝美術品,由甘肅工藝美術廠的玉雕師芩新偉于1974年首創,深受廣大群眾青睞。 卵石屬石英石的一種,石質堅硬細膩,色澤斑瀾,光彩奪目,紅、橙、黃、綠、青、藍、紫、灰諸色應有盡有。河床卵石更因大自然的風化和河流的沖刷而變得多姿多色,玲瓏剔透。雕刻藝術家就其獨具的形色,大膽構思,悉心雕琢,用卵石制成各種姿態綽約、神彩奕奕的藝術造型。他們通過拼、粘、刻等手法,雕刻出形象逼真的美猴王、豬八戒、姜太公等傳說中的人物故事;也制成睡佛、羅漢、醉翁、壽星、牧童等造型及走獅、奔虎、臥牛、攀猿、蹲象等各類飛禽走獸,尤其是卵石的疵點,色澤更為鮮美,為工藝上的“俏色”,在圓潤光滑的卵石表面起畫龍點睛的作用。蘭州卵石雕可以為一種獨立的實物形態,也可以反映出一系列妙趣格生的傳說故事。其構思之新穎,雕技之精巧,色澤之和諧,神形之自然,令人叫絕。卵石雕拼湊得當,粘結牢固,刀法簡煉,古拙深厚,具有反樸歸真的藝術美,堪稱金城的一支工藝美術新花。
套料花瓶(蘭州)
套料花瓶是蘭州玻璃廠精制的一種工藝品,以獨具特色的藝術造型和晶瑩透亮的珠寶色名冠海內外。蘭州生產玻璃花瓶始于清末,至今約有近百年的歷史。目前,蘭州套料花瓶品種繁多,玻璃工藝廠選用純堿、石英石、長石、方解石、氧化鋅、硼砂、硝酸納等20多種原料,經過溶化、小泡、大泡、起底、開口、擔花、退火等20多道工序,可用手工生產出80多種花瓶造型。其特點是:造型新穎大方,民族風格濃郁,不僅有花草鳥獸和自然風光圖案,而且從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和拉卜楞寺等藝術寶庫中汲取精華,具有濃郁的地方藝術特色。套料花瓶色澤鮮艷,富有生氣。計有紅、黃、藍、綠、緋紅、透紅、桔黃、透黃、湖蘭紅、橙、翡翠綠、乳白等多種花色。制作工藝精巧細膩,玲瓏剔透,美觀大方,為高雅的饋贈禮品。
洮硯(蘭州)
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齊名,是久負盛名的中國三大名硯之一。其石料出自甘肅卓尼縣東北50多公里處的洮硯鄉喇嘛崖,以宋代“綠游石”最為上等,古稱“鴨頭綠”。洮硯的制作工序繁多,有采石、選料、下料、設計、制坯、開膛、合口、雕刻、打磨、上光、配盒等工序,花色品種有三邊雕花硯、池頭雕花硯、雜形雕花硯、自然雕花硯、素硯等五大類。洮硯雕刻工藝精巧,其雕刻特點是透雕和帶蓋雙硯(由于洮石為水層巖,在一塊石料上可取出硯蓋、硯身,若蓋身合一,其水波紋理色澤一致)。為迎接香港回歸,甘肅省政府曾以大型的“九九歸一”洮硯作為禮品,贈送香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