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氣候區的過渡地帶。以大埔縣茶陽經梅縣松口、蕉嶺縣蕉城、平遠縣石正、興寧市崗背為分界線,平遠、蕉嶺、梅縣北部為中亞熱帶氣候區,五華、興寧、大埔和平遠、蕉嶺、梅縣南部為南亞熱帶區。
2006年各縣(市)年平均氣溫為21.3—22.8℃,7月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為28.4—29.2℃;1月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除豐順外,其余各縣(市)為-13.2—14.3℃之間。2006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1℃,7月21日在大埔氣象站測得;極端最低氣溫為―0.4℃ ,1月8日在大埔氣象站測得。
2006年年日照時數為1488.7-1811.9小時。
≥0.1毫米的年雨日為147-152日,各縣差別不大。年雨量為1719.4-2430.1毫米,與常年比較,除蕉嶺趨于正常外,其余各縣均偏多。其中平遠、豐順、大埔、梅縣偏多1-3成,興寧、五華偏多4-6成。
梅州地處低緯,近臨南海,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響,形成夏日長,冬日短,氣溫高、冷熱懸殊、光照充足、氣流閉塞、雨水豐盈且集中的氣候,有利于發展立體生態農業和多種商品生產。但因此形成的干旱、暴雨、強對流天氣和凍害等又成為影響梅州市的主要災害性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