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十大客家名菜
旅游部門最近評出的十大河源客家名菜是:東江鹽?雞、東江釀豆腐和紅?肉、咸香鴨、水晶雞、上湯桂花魚、清煲草魚、釀三寶、娘酒醉河蝦、薯絲煲。
地方特色美食大攻略
豆腐宴: 客家人釀豆腐源于中原時包餃子的習慣,客家人吃豆腐各種方法都有,所謂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的豆腐花,當主菜的煎釀豆腐、豆腐煲、豆腐丸、糯米釀豆腐、炸豆腐皮等,還有當小吃的豆腐乳等等。 (2009-12-20)
紫金網球大的牛丸
像網球這么大的牛丸,用球拍去拍打會蹦彈幾下的,而吃到嘴里會不會上彈下跳呢?尋常人的嘴巴張得再大,肯定吞不下一口紫金的大牛丸,只能一口一口地咬嚼。吃起這客家大牛丸,發(fā)現(xiàn)它肉質細膩,偶有肉筋,顯示店家挑選牛肉時追求肉料新鮮又不經意傳遞筋肉的分量,保持彈力,強調咬感;客家大牛丸以胡椒粉辟去牛肉固有的膻味, (2009-12-20)
河源地處粵北山區(qū),處處青山綠水,方圓百里無重工業(yè)污染,萬綠湖清水遠近聞名。當?shù)厥a奇花異草,品質純正、優(yōu)良,勤勞智慧的客家人用傳統(tǒng)的工藝,把它們加工成或美味可口、或具有保健作用的綠色天然食品、飲料、湯料,其品種已相當齊全,部分產品已走向系列化、品牌化,既活躍了市場,又豐富了人民生活,是河源經濟不可卻少的 (2010-01-03)
河源連平連山土特產
連平香菇:狀渾圓,色金黃或暗黃,肉質厚,味鮮且香醇。尤其農歷11月中旬以后出產的香菇(花菇),圓似銅錢,大小相等,其表皮綻開著象雞爪花似的或紅或白的細致花紋,肉味特別鮮脆,清香醇正。本縣香菇不但行銷國內,更是譽滿香港及東南亞市場。 (2010-01-14)
最新菜式--珍珠蟹兜
原料:河蟹,鰱魚茸,香菇絲,筍肉絲,西芹,雞蛋清,干淀粉,調料,制法:1、河蟹蒸熟,取蟹肉,和香菇絲,筍絲同炒成熟,放入蟹蓋。魚蕁分成兩份,一份抹在蟹蓋上,放上點綴,入油鍋“養(yǎng)”熟,取出裝于盤的四周。另一份加入少量水攪打均勻,放入漏勺,使魚茸均勻地滴入油鍋中形成“珍珠”,低溫“養(yǎng)”熟后撈出,瀝干油。 (2006-03-13)
最新菜式--香酥琵琶蝦
原料:大九節(jié)蝦、百花餡、韓國燒汁等。制法:①百花餡以鹽、糖、酒等調味,九節(jié)蝦去蝦槍、須、腳,打開蝦頭去內臟,蝦身開邊,釀入百花餡; (2006-03-13)
最新菜式--沙姜蝴蝶雞
原料:河源走地三黃雞、紅蔥頭等。制法:①雞整凈后用鹽?雞粉、濃縮雞汁、花生油等腌12小時入味; (2006-03-13)
最新菜式--地瓜包
醇香、柔軟、嫩滑的地瓜包,是客家地區(qū)道地的充饑美食,凸現(xiàn)客家人的熱情好客,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韻味。 (2006-03-13)
最新菜式--紫蘇鮮龍
原料:材料:鮮紫蘇、鱘龍魚、炸好的蒜片和姜片、玫瑰露酒、韓國燒汁等。制法:①鱘龍魚切成大小適中的塊狀,加入白胡椒、玫瑰露酒、鹽、京蔥等腌3小時; (2006-03-13)
河源風味小吃--皮脆心軟的馬蹄松
最早產于清雍正年間樂清白象地方,以形如馬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紅糖作皮,餡入糖心和咸肉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邊斜,五刀開口,用手下壓露出糖心,貼在高溫火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烘,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 (2006-03-13)
經典客家菜--全豬宴
主要有選用豬最“精華”的八個部位的肉堡成全豬湯,蒸豬紅、豬雜,紅燒肉等,配吃一些青菜和家腌酸菜。這種吃法類似往時,客家人一年到頭在春節(jié)釘殺豬時方有的口福。 (2006-03-13)
經典客家菜--全牛宴
以牛肚崗、牛柏葉、牛心頂為主,做成不同風味小吃,可佐酒可宵夜。其特點是牛柏葉不去掉黑膜,既爽口清脆,又可健胃。 (2006-03-13)
經典客家菜--全菇煲
原料:選用干的厚菇或花菇每盆150克,凈茶油50克,制法:先把菇腳剪掉,洗凈后,用清水浸泡發(fā)胖,倒去清水,將菇面向下貼在扣碗內,茶油從上淋下,放在蒸籠內蒸好,兩手即將扣碗倒在瓷盆內,加少許麻油,清香可口,別有風味。 (2006-03-13)
經典客家菜--薯絲煲
選用本地特產紅薯絲配以多種佐料精制,薯絲爽口,滑而不澀,美味香濃。 (2006-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