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火把節
時間: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這天晚上。
地點:白族村莊。
主要活動:張家界市區域內的白族人舉行的火把節,與消滅害蟲、保護莊稼有關。這一天的晚上,各家都要點火把,全村的火把集中起來后,人們從火堆上來回跨越,以祈求火神祛邪避災。
土家三過年
時間:土家人每年要過三次年,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趕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過“六月年”,農歷十月初一過“十月年”。
地點:土家族村寨。
主要活動:過“趕年”的晚上,寨中空場燃起篝火,土家人圍著篝火跳擺手舞,唱調年歌。“六月年”是因土家人歷史一次重要的遷移,完成遷移的這一天是農歷六月二十五,土家人在這天宰牛祭神,慢慢形成過“六月年”的習俗。“十月年”是土家人在遷移后為迎接新家園第一個豐收季節而進行的,十月初一,土家人組織起慶祝活動,互相拜年,共慶“十月年”。
土家六月六
時間:農歷六月初六。
地點:市區及鄉鎮中土家族聚居地。
主要活動:土家族都將六月六稱之為“曬龍袍”。女人們愛在這天把所有的衣物拿出來翻曬,家里就像搬家似的,有的恨不得把瓦片趴了曬房子。土家族人相信這天太陽曬過的物品,一年四季都不長霉,品質如新。
傳說:這一天是湖南茅崗土司覃垢蒙難之日。在刑場上,覃篨怒目圓睜,當劊子手凌遲剝皮時,忽然從他身上飛出九條金龍,霎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朱元璋嚇得從金殿龍椅上暈倒在地,連忙爬起來禱告蒼天。同時下令將人曬干,扎成覃篨像,讓他每年坐七天帝位。土家族人將覃篨血染的戰袍搶回來洗凈曬干,立廟祭祀,謂之“曬龍袍”。
推薦體驗地:張家界永定區羅水鄉。六月六這里會舉行盛大節慶活動,可以在這里觀賞到毛古斯舞表演。